2月17日,2025年全區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。這次會議不僅是對廣西醫保2024年工作的“總結大會”,更是對2025年銳意改革的“行動宣言”。
過去一年,廣西醫保改革持續深化,老百姓看病更省心、報銷更便捷,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利讓群眾的幸福感蹭蹭上漲!新的一年,廣西醫保還將如何加碼升級“放大招”,推出更多惠民“大禮包”,讓醫保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?且看下文。
會議現場。自治區醫保局供圖
過去這一年,這些數據值得關注!
會上,2024年廣西醫保“成績單”正式公布,看看下文的哪些數據惠及于你。
2024年,全區醫保系統推動自治區政府與國家醫保局簽署共建協議,建成我國首個跨境醫藥集采平臺,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,群眾的醫保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提升。
待遇保障內涵更加豐富,全區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7%左右,三重保障制度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86.95億元,大病保險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,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覆蓋219萬人,在北海市按照“1+17”政策體系和配套文件精神開展試點,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。家庭共濟范圍從直系親屬擴大到近親屬,全年個賬共濟665.61萬人次,共濟金額18.94億元。
醫保支付機制更加完善。新增211項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報銷,提高863項醫療服務項目醫保報銷比例,通過談判納入醫保報銷的醫療機構制劑共246個,72種國家談判藥品納入門診單列統籌支付,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惠及18.39萬人次,醫保基金支出3.7億元。出臺廣西按病組分組權重方案(2.0版),穩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試點、中醫優勢病種按病種付費以及康復治療按床日付費改革。
醫藥價格管理更加精細。新增274種藥品、27類耗材集采結果在廣西落地執行,藥品醫用耗材網采率專項治理成效明顯,藥品網采率提升至99%,高值醫用耗材網采率提升至86.32%,累計完成“四同”掛網藥品價格調整2800余種,平均降幅達21.33%,有效減輕群眾就醫負擔。動態調整1001項醫療服務價格,助力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。
基金監管措施更加有力。追回(含拒付)醫保資金7.09億元。加強部門協同,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,積極推動醫保藥品追溯碼信息采集試點和構建“反欺詐”系統一專區兩平臺。
醫保便民服務更加優質高效,落地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事項,上線“醫保電子地圖”“醫保價格通”藥品比價系統,群眾辦事購藥更便捷。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定點醫藥機構數量達到1.96萬家,全區1.42萬家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100%納入醫保定點結算范圍。出臺《廣西醫保便民利民服務若干措施》,優化醫保領域便民服務。自身建設更加全面嚴格,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,實施廣西醫療保障人才培養三年行動計劃,持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。
眼下這一年,這些行動值得期待!
今年,廣西醫保將重點實施好“五大提升年行動”,堅定不移推進醫保改革,呵護“小的”、照顧“老的”、保障“病的”、支持“新的”、擠掉“虛的”、打擊“假的”,切實增進民生福祉。
“強基固本再提升”——持續鞏固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,加強“1+3+N”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制度建設,支持商保與基本醫保差異化發展,強化“一老一小”等服務保障,完善醫保信息平臺功能及應用,逐步讓醫保信息平臺發展成為面向全區人民的醫保健康服務平臺。
“改革攻堅再提升”——落實按病組付費2.0版分組權重方案,用好特例單議、預付金、談判協商、意見收集反饋、數據工作組、基金預算管理等六大工作機制。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保支付方式改革。全面推進醫保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和集采藥品進基層、民營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。落實醫保目錄和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,完成各學科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,做好對接貫標。建好用好中國—東盟醫藥區域集采平臺,牽頭開展中醫針具類耗材省際聯盟集采,力爭到2025年底我區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品種分別達到900種和90類以上。
“基金管理再提升”——開展醫保資源規劃編制試點,加強基金運行監測。強化醫保基金常態化監管,構建全方位、多層次、立體化的監督檢查體系,重點檢查基金赤字風險大、不及時結算醫藥機構合規費用和落實醫保政策不到位的地區。深化智能監管子系統應用,構建更多高效管用的大數據模型,推動藥品耗材追溯碼全量采集和全場景應用。
“服務質效再提升”——扎實推進2025年醫保領域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重點事項,優化異地就醫管理服務,推進數字化賦能醫保經辦服務,推進職工醫保個賬資金跨省共濟工作,持續完善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。倡導醫保宣傳和服務融合理念,加強醫保“五進”品牌打造,開展“千場行動”。促進“醫醫”共享共治,建立醫保數據工作組并定期向統籌區內所有定點醫藥機構“亮醫保基金家底”、評兩定機構績效。
“組織建設再提升”——加強政治機關建設,大力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;深入實施廣西醫保人才培養三年行動計劃。